從快退休時開始,你會發現出席同學會的同學,每個人的身體和面容都有改變。其中有些同學頭髮全白,彎腰駝背,也有人看起來非常年輕,還以為是孩子代替出席呢。
不過,真正重要的是身體內部的活力吧。只要看到患者病歷上的年紀接近六十,我一定會勸他:「退休後是改變生活習慣的最好時機。」
高齡者擔心的疾病代表是「高血壓」、「心臟病」、「糖尿病」這三種,通稱為生活習慣病。然而,如名所示,只要改變平日的生活習慣,就可預期獲得預防和改善。
因此,接近退休年齡的你,首先要回顧自己的生活習慣。
當然沒有人喜歡生病,也有許多患者是天生體質的緣故。不過罹患生活習慣病的人,絕大多數自己要擔負最大的責任,因此才建議大家改變生活型態。
江戶時代的儒學家貝原益軒先生提出「人生只有一次,必須享受」的主張。但他也同時表示:
「人本各有天命,若養生則壽長、不養生則命短。然不論生命長短,關乎我心。天命長強健者,若不養生,可能提早棄世;天命短虛弱者,若懂得保養,亦可長壽。」(摘自《養生訓》)
簡單來說:「長壽還是短命,就看你的生活型態了。」 再回想前面所說,做各種檢測,只要數字不是太突出,其實不用擔驚受怕。不過退休前必須留心以下三件事:
① 改善飲食生活,過重者要減重
② 保持適當運動的習慣
③ 確實注意睡眠、休息
只要這麼做,就算罹患了「高血壓」、「心臟病」、「糖尿病」,不用吃藥,也能改善身體自我防衛功能。
我發覺,日本人太依賴藥物。
東京巢鴨有名的「巢鴨地藏通商店街」,以老年人的原宿聞名。某次街頭訪問中,有位老人笑著說:「我買的藥多到可以餵馬。」「可以餵馬」當然是誇張的表現,不過你是否也感覺自己挺愛吃藥?
泡在藥裡,會不會出問題?美國名醫米多爾(Clifton K. Meador)說:「習慣一天服用四種以上藥物者,處於醫學知識未及的危險狀態。」由此便可知曉。
為了盡量減少藥物的種類和數量,大家都該努力讓自己遠離生活習慣病。